自然界一物剋一物,各種害蟲亦不乏有其天敵,只要善加篩選、培育即可找出對環境友善且安全的生物防治方法...微生物殺蟲劑∼「蘇力菌」即為當前相當成功的案例之一 ...
蘇力菌的發現 1911 年日本學者石渡繁胤在大日本蠶絲會報中,發表了家蠶猝死病例,同年柏利那(Berliner)報導,從德國色林吉亞地區的地中海粉螟幼蟲體內,分離出致病的病原菌。1915 年學界正式把這種造成昆蟲生病的細菌命名為蘇力菌(Bacillus thuringiensis),自此揭開了人類認識及應用蘇力菌的序幕。 蘇力菌分布於全球七大洲,可從罹病昆蟲、昆蟲棲所、各種土壤、不同的植物葉片、源自植物的材料、淡水、海水、潮間帶的沖積物、牛犢的墊床、羊毛、陸生脊椎動物(哺乳類、爬蟲類和鳥類)的排泄物、活化污泥等之中分離獲得。 如何殺死昆蟲 蘇力菌是一種昆蟲病原細菌,屬好氣性革蘭氏陽性桿菌,在營養缺乏或環境不良的時候,會進入不分裂的半靜止期,或分化形成孢子和殺蟲結晶蛋白(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, ICP),這種結晶蛋白對某些生物具有特殊的毒效。 蘇力菌殺死昆蟲的作用,是一種多步驟的程序。當昆蟲幼蟲吃下蘇力菌時,毒素晶體於昆蟲腸道中在高鹼性腸液和蛋白質分解酶的作用下,被分解成原毒素,再活化變成毒素。這些具有活性的毒素和昆蟲中腸的腸壁上皮細胞結合,迫使細胞破孔,造成昆蟲腸道崩解,中毒的昆蟲迅速停止攝食而死亡。 製劑安全又有效 蘇力菌產生的殺蟲結晶毒蛋白的殺蟲效果具有專一性,對目標昆蟲以外的生物完全無副作用,是一種安全無殘毒又環保的植物保護劑。 蘇力菌對脊椎動物無毒,尤其哺乳動物的胃酸足以破壞其毒性;它的孢子不會在肺中發芽,不致造成病害,大量吸入時所造成的反應,僅如同一般無害異物粒子大量入侵的反應。因為蘇力菌具有如此的專一性,所以是一種符合消費者健康,以及環境保護要求的理想殺蟲劑。
PS:此處所販售之菌種乃針對防治蝶蛾類害蟲(包含幼蟲與成蟲)之製劑,以下為原廠外包裝上之簡介: 
包裝:100公克鋁箔袋裝
|